娄底新闻网
娄底新闻网
www.ldnews.cn
+关注

娄底老旧小区改造为文明城市蓄力赋能

编者按:成功的喜悦,点燃了初冬的如火热情。连日来,娄底荣获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喜讯传遍了湘中大地,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欣慰与振奋。6年来,有太多这座城市成功转型、完美蝶变的亲历者、见证者,为创建之路的坚守而感怀,为一朝圆梦而欣喜。创文只有起点、没有终点,只有更好、没有最好。站在新的起点,让我们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执着,努力推动娄底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的层次、更广的范围、更高的水平迈进。

娄底老旧小区改造——

为文明城市蓄力赋能

记者 梁浴涛 通讯员 刘乐葵 翟湘伟

4

11月20日,原市商业局院内,园林工人乘着升降机对高大的树木进行修剪,通讯和有线电视的技术人员忙着对“蜘蛛网”般的线路进行整理。看到院落内焕然一新的屋墙、平坦洁净的路面、整齐划一的车位、错落有致的绿化……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热心大妈梁功名欣喜地说:“现在住到这里,舒服多了,心里的底气硬扎多了。”娄星区乐坪街道清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倩介绍说,这个小区改造的基建工程已近尾声,下一步还要建设多功能的文化大讲台,增添健身游乐设施,连周边门店的广告牌也要改造升级,为的是让居民住得舒适,过得幸福。

2

这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院落,历经风雨,曾是老旧不堪了。如今经过改造,房屋由“旧”到“新”、管道由“堵”到“疏”、院落由“乱”到“齐”。“旧居之变”让老旧小区升了“颜值”、有了“面子”,暖了民心、有了“里子”,既提升了城市品质,为娄底成功创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蓄力赋能,也让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更加充盈厚实。

1

2018年,娄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,以市住建局(人防办)牵头,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,市城投集团为业主(2020年及以后项目由娄星区作为业主),娄星区及相关街道办事处作为群众工作主体,全力推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。秉持“群众自愿、业主支持,实用为主、兼顾美观,统筹考虑、协调推进,因地制宜、规划引导”的原则,重点从主体功能完善、基础设施配套、环境综合治理、党建文化塑造等方面进行改造。在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,同步确定小区后续管理机制及居民议事规则,建立健全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协调机制,形成了群众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
3

娄底老旧小区改造由点到面,有序有力扎实推进。2018年娄底中心城区月塘生活小区、棉纺厂家属区等5个试点老旧小区已全部改造完毕。2019年全市申报中央补助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7个9989户(其中市本级改造项目12个1926户),累计完成投资约2.1亿元,今年年底将全部竣工。今年省里下达娄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任务93个、13124户(其中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的42个项目、6871户),截至9月底,开工率达100%,全省排名跃居第二名。同时,娄底正式出台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奖补政策,对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(不含自建房和单一产权房)按10万元/台的标准实施补贴,今年中心城区将试点加装电梯10台,目前已启动相关前期工作。

5

一个个老旧小区的改造,让更多的老百姓有了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幸福质感。历经沧桑、曾经“蓬头垢面”的原棉纺厂家属区如今成了“网红小区”。小区业主说,如今住在这里,感到“天格外高了,地格外宽了”。文化长廊上,“构建和谐社会,共创美好家园”的红底黄字标语,无言地表达出了他们对文明城市和美好生活的深情。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娄底二小,其家属小区有40多年历史了,共4栋楼房91户居民。楼房背面有33间煤房,属违章建筑,曾是千疮百孔,满是青苔,在这次改造中,经过多方努力,被全部拆除了。对屋面、墙面、楼道、道路、管线等进行全面改造和规整后,老旧房屋展现新姿,与美丽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。校长龚英芝说:“老旧小区通过改造,融入了城市的园林风光和文明环境之中,既承载了宝贵的历史记忆,又使之成为了老百姓安身立民、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。我们对党和政府,内心充满着无限感激!”

分享到

精彩推荐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