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河寄初心——记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文艺工作者李广军
江河寄初心
——记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文艺工作者李广军
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惠成
“司机同志,我家伢子还没出过远门,一路上请多关照,到了洞口麻烦你喊他一声。”1991年冬,17岁的李广军通过水文系统的招聘,搭上长途客车赴洞口就职。他记忆中的首次离家,离愁如同冬日的寒意一般侵染着他,没有与父亲热情拥抱,但父亲给司机递烟的双手与拜托对方时的神情却深印在他脑中,父亲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的关心,让这位初入社会的少年心神安定,仿佛能抹掉这丝惆怅。
至洞口,人生地不熟的李广军凭着一股莽劲,踏着及膝深的大雪,沿着河道找到了单位所在,而简陋的测量站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沮丧不已,但糟糕的心情并没有将他打败,作为兄弟四人中最先参加工作的一个,能够帮助家里减轻负担,资助妹妹的学费,让他感到小小的自豪。一次日常测量中,李广军与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一起出任务,同样是大雪,老同志为照顾当时瘦弱的他,坚持自己抗着30来斤的雨量筒,步行几公里前往测量点,这次任务让他内心震撼不已。时隔多年,李广军已记不起这位老同志的姓名,但他坦言,正是坚持父辈事业的信念与同事们的关照打消了他回家的念头,那些老同志身上的认真与坚持让他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水文精神,促使他静下心来学习水文知识,打磨专业能力。
1996年,刚调回冷水江不久的李广军碰上了资水百年不遇的洪水,当见到多位退休老同事匆匆赶回水文站帮忙抢运物资,保障后勤,这让一连奋战了三天,站在水中发着高烧的李广军,瞬间感到非常温暖。迅捷而汹涌的洪水冲毁了资江上游的各处水文监测点,为准确预测下游洪峰大小及时间,尽量减少群众损失,冷水江水文站几位同志冒险乘船测量水量,洪水中夹杂的树木碰巧卡在船只的船舵中,无法控制方向的船只在洪水中左摇右晃,几近倾覆,一次剧烈的晃动让李广军瞬间失去平衡,将要落水的瞬间,被同事一把拽住,每当想起这一刻,都让他心有余悸。回想当年的洪水,李广军道:“洪峰少预测一米,会让群众损失惨重,多预测一米,转移工作也会带来损失。”水文工作是严谨的,洪水退却后,李广军心中的责任感和当担却不降反升,真正面对过,才更能明白水文事业的那一份神圣。
2013年,调到涟源水文局工作的李广军更加兢兢业业,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把工作已经当成了一种信仰,能干多少干多少,身边的同学、朋友在外打工、经商,经济条件越来越好,而他只守着他的水文,别人想的是赚钱。只要碰上降雨稍大一点,他就会第一时间往单位赶,不是没有诱惑,只是水文事业让他无法割舍。工作之余,李广军爱写歌,2015年受水利部水文局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水文系统歌曲大赛,其作品被收录于全国水文系统的首张CD之中,其后又创作了《娄底水文之歌——情系江河》,响彻全国水文系统。
“通过我的特长能更好地为单位作贡献,宣传水文工作,这是我的荣幸。”在涟源工作期间,李广军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水文人的情怀。
2022年,娄底遭遇特大旱情,时任新化水文局、冷水江水文局负责人的李广军带队跑遍新化93条河流,监测水量、检测水质。通过他身先士卒的引领,整个水文站的精神面貌有了提高,大家工作更加积极。而他却在奋战100多天后,突发疾病晕倒在抗旱一线。省市两级水文部门的领导及时送过来慰问金,同事们自发为其捐款,手术成功醒来后的李广军深受感动,满含泪水地说:“水文这个大集体让我感觉很温暖,我一定会配合好医生养好身体,争取早点回到工作岗位。”
现在,水文设备设施已经有了质的发展,而水文工作已经拓展到水质检测、土壤墒情监测、山洪预警、农业发展等方方面面。李广军作为单位负责人,已经很少再攀爬水文站对面30多米高的悬崖,去检测固定缆绳的安全情况,他更多想到的是要引领好整个团队,把水文精神传承给年轻人,就像他在歌曲《情系江河》中写的一样:“日夜不停痴心守候,默默付岀潮起潮落,波涛滚滚勇搏急流,风里浪里大显身手,不怕困难不退缩,一路向前。超越自我,超越自我!”
精彩推荐
-
聚焦常态课 深耕教研评——童小燕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第二届第三次集中研修活动
娄底新闻网 2025-10-02
-
娄底市委常委会(扩大)会议召开 曾超群主持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政务服务“送上门”!娄底市城管执法局“星级服务”让群众“零跑腿”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娄星区蛇形山镇:双节送暖 政医联动 把健康与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乐坪街道开展国庆中秋廉洁谈心谈话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娄底市委党校科干一班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现场教学活动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娄底:开展异地交叉执法 夜查酒驾醉驾筑牢双节安全防线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
-
非遗辣酱、山村康养 ……娄底6家“特湘小店”全省上榜
娄底新闻网 2025-09-30